-
首頁
-
青春文學
-
八戒未滿十八菠蘿蜜

八戒未滿十八菠蘿蜜
周禮依
77991萬字
72076人讀過
連載
《門頭溝山區建設的縮影 馬致遠心中牽絆的家園》 11月3日星期日,天氣晴好,由劉戈戈組織的北京西山的石古巖--石窟崖--道須村--馬致遠故居--東馬各莊--石古巖的穿越活動如期舉行。不到八點,地鐵蘋果園站前就來了不少人。今天是公交出行,考慮到人多不好坐車,先到的人先行乘929公交車到韭園出發點集合。前后四趟車人員才等齊,我看了一下,估計有百人左右,合影后開始登山。 韭園屬門頭溝王平鎮,坐落在西山腳下,旁邊就是有名的京西古道。元、明以來,京城百萬人家,皆以煤炭為薪。加之這里出產石材,琉璃的燒制更是聞名京城,于是,拉煤運貨的駝馬成群結隊,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在山路石道上來來回回。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京城到西部山區,再遠至內蒙古、山西地商旅道路。道路多而且長,這些古道主要有商運道、軍用道、香道,它們互通有無。其中商用道的歷史遺跡最多,過了幾百年歷史,它們雖顯出來殘敗的頹相,風情古韻猶在。 我們此次穿越,就是在韭園附近的山上兜了一圈,走了一個Q字。先是走過石窟崖的摩崖石刻,沿小道進山,再沿谷底前行。在大家相互幫助下,順利通過了兩處難爬的路段--兩個小斷壁,翻過幾個山嶺后到了道須村。這個道須村原來住著幾十戶人家,隨著農村發展建設,村落逐漸荒廢了。由于房屋殘舊,地處山里,交通水電都不方便,經過規劃,人們都遷移到山腳下的聚居區,這里就變成了一個廢村。前幾年還能夠看到一兩戶人家,劉戈戈還組織過人員給一戶殘疾人家送過糧油等食品,現在已是空無一人了。 我們在道須村吃過路餐,繼續上路,下面基本是順著防火道向東下撤?,F在正在開工建設的防火道,和以前比,平坦了許多,一直蜿蜒向上,延伸在山的盡頭。路上,見到沉甸甸的大柿子,在枝頭高高的掛著,黃橙橙的很是誘人。因為太高了,村里身形矯健的青壯勞力都到外面打工了,剩下的人沒人夠得著,每年都便宜了麻雀,所以,低矮地方的柿子摘了以后就沒人管了。我們路過時撿了一個嘗了嘗,因為沒有進行人工漤過,還是有點澀,吃完了舌頭都有點不聽使喚。過了柿子樹林,又盤了一段防火道,就到了馬致遠的故居。馬致遠的故居是在原來的基礎上,由村民集資翻建的,四周是按照馬致遠的詩意改造的。說到這,又想起來他的《天凈沙8226; 秋思》: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這個寓情于景的小令,不僅詩情畫意般的描繪了京西的山水,住家,還透露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悲涼情懷,表現了漂泊天涯的旅人的愁思。同情歸同情,時代不同了,情懷自不一樣。走在回家的路上,回味著秋思的意境,如果馬致遠知道今天的變化,也會感到欣慰的。我們在路上,飽覽著祖國的山川錦繡,度過了快樂的一天。 枝頭搖晃滿悠哉, 半宿秋寒染硝白, 蓋柿金黃難誘惑, 誰知一口澀雙腮。 逍遙樓主 外國驢友 領隊答案 老妖 九九方略 領隊一哥 調調 逍遙三千 瞌睡 阿超 薰風入炫 老五
最新章節:
第521章
鎮魂街
(
2024-07-18 03:42:45)
更新時間:
2024-07-18 05:54:05
謝文天
質感強烈花盛開清麗高貴胡姬花園大門處 在北半球寒風凜冽時,新加坡永遠卻是夏天的模樣,早晨出門會有淡淡涼意,到正午卻是艷陽高照。到新加坡旅游,不能不看新加坡的國花---胡姫花。 胡姫花是新加坡的國花,其實就是蘭花。東南亞通稱蘭花為胡姬花。新加坡人則稱為“卓錦-萬代蘭”,因為僑居新加坡的亞美尼亞人卓錦女士在自己花園里培育而成。因花朵清麗端莊、生命力特強,它象征新加坡人的氣質和刻苦耐勞、果敢奮斗的精神。 在新加坡觀賞胡姬花非國家胡姬園莫屬。 國家胡姬園(National Orchid Garden)坐落于新加坡植物園最高的山岡上,占地約四公頃,目前培育了超過2000多個品種的胡姬花。這里的胡姬花以全世界名女人來命名,包括造訪新加坡的撒切爾夫人和戴安娜王妃,都可以在胡姬花園內找到同名的蘭花品種。 其中最特別的是卓錦萬代蘭(Vanda Miss Joaquim),其于1893年由卓錦(Miss Joaquim)在當地意外發現這款原生鐘蘭花,罕見獨特,在1981年4月15日被定為新加坡國花。其花朵長約7厘米,寬約6.5厘米,淺紫紅色的花瓣上布有深紫紅斑點,中間部分為深玫瑰色,花管呈橙黃色,四季盛開,鮮艷動人,而且在惡劣的條件下,也能含芳吐艷。 園內60000多株色彩絢麗的胡姬花在熱帶植物的映襯下光彩奪目。繽紛的胡姬花與熱帶植物交相輝映,蜿蜒園中的臺階小路,領略春天的芬芳和傳說中的繁花似錦。 眾多的胡姬花,有的淡雅,有的嬌艷,但不管怎樣,胡姬花在骨子里都透出一種天生的高貴氣質。 不管怎樣,對于喜歡花草的人來說,漫步國家胡姬園賞花、拍花都是不錯的選擇。感受新加坡之一——漫步島國看獅城 干凈清新亦繁華(概述篇) https//bbs.8264.com/thread-2172957-1-1.html感受新加坡之二——休閑小島走不停 亞洲最南尋風情(圣淘沙篇)https//bbs.8264.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82169&page=1&extra=#pid50347652感受新加坡之三——參天巨樹生滿園熱帶風情綠無限(植物園篇)https//bbs.8264.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31866&page=1&extra=#pid53500784感受新加坡之四——綠意充盈總統府世外桃源烏敏島(總統府和烏敏島篇)https//bbs.8264.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253589&page=1&extra=#pid55203314感受新加坡之五——海風輕拂魚尾獅 流光溢彩夜遲遲(濱海灣篇)https//bbs.8264.com/thread-2255988-1-1.html感受新加坡之七——小印度里尋縮影甘榜格南回族情(新加坡河等篇)https//bbs.8264.com/thread-2322447-1-1.html 感受新加坡之八——立體交通路縱橫街道小區綠充盈(交通和街道篇)https//bbs.8264.com/thread-2326625-1-1.html 感受新加坡之九——獅城春節氣息濃牛車水里最喜慶(春節和牛車水篇)https//bbs.8264.com/thread-2330106-1-1.html感受新加坡之十——方式靈活有初院 環境優美好校園(南初篇)https//bbs.8264.com/thread-2344728-1-1.html感受新加坡之十一——享譽全球名高校 環境優雅美校園(南大篇)https//bbs.8264.com/thread-2354269-1-1.html 新加坡胡姬花園在新加坡地圖上的位置 園內的流水景觀 花開艷麗 黃的溫暖 藍白相間 紅的似火 低頭迎客 艷麗無比 紅紅火火 室內的胡姬花 園區分布平面圖 紫色是最多見的胡姬花之一 白色胡姬花也很多見 花開滿園 黃色是最多見的胡姬花之一 園內處處花盛開 艷麗之花初初見 園內處處花盛開 黃的耀眼 陽光下的花兒 質感很強的胡姬花 花開朵朵 花色滿園 滿園花色 耀眼的花蕊 花開朵朵 獨放花枝 熱帶風情濃郁的花草 花開滿園關不住(
陳美娟
注:請點擊下方的“只看該作者”,方便瀏覽。謝謝。 洞穴是美麗的,洞穴是富有挑戰性的,洞穴也是充滿危險的。 探洞,對很多人來說還比較陌生。黑暗和喪失方向感是絕大多數人從未體驗過的。黑暗、幽閉給人的緊張和恐懼遠遠大于人們對洞穴本來奇形怪狀風光的認識。人要怎樣克服自身對未認知世界的恐懼、現有感官在黑暗未知中所產生的種種不安?探洞正是這樣一種極具挑戰性的心理對抗戰運動,它的魅力就在于你永遠不知道你的下一步會看見什么,會發現什么,能滿足你無限的想象,不斷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 相信很多人看過《黑暗侵襲》或《奪命深淵》這類的電影,對洞穴里面的食人怪物和探洞者迷失方向的恐懼記憶猶新。這次把作業交到游記攻略版,也是希望讓更多的人了解洞穴以及神秘的洞穴生物,對這種無人涉足的地下世界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并以我和娟子為教訓,千萬不要學我倆哦!我和娟子的探險系列:業余選手三探雨扇洞: https//bbs.8264.com/thread-1872892-1-1.html一路上有你,兇險的探尋之旅我沒有一絲恐懼(孤島煙兒炮鬼吹燈+鬼宅探秘)賀歲帖 :https//bbs.8264.com/thread-1988167-1-1.html陪你去冒險,在黑暗的迷窟中點一盞不滅的明燈(尋龍記+入陰河)https//bbs.8264.com/thread-2020255-1-1.html 四年前在沈陽,剛認識娟子的時候,她一個小姑娘獨自住在一幢二層樓里,也不害怕。而且晚上還把窗簾拉的嚴嚴實實,躲在房間里看恐怖片,音量放的大大的。這不禁讓我對她刮目相看。經過死纏爛打,最后一直追她到了大遼河邊,才終于打動了她的心。哈哈,現在回憶起來還很甜蜜。 我和娟子在南方一年半的時間里,進深山,漂江河,鉆叢林,探洞穴。曾險被瀑布沖進山洞里;曾在深夜跳入野湖中尋覓發出綠光的眼睛;曾幾次在森林中迷路;曾在山洞中被巨大的蝙蝠攻擊。。。。。。因為在這里,我倆沒有朋友,所以每次出去探險,都沒有第三人知道,這也增加了危險系數。我們兩個人,同甘苦,共患難,幸運之神一次次的眷顧了我倆,每次的化險為夷也讓我倆增加了戶外經驗,學會了如何預見危險,躲避危險。 為什么我明"毒帖“二字呢?說起來有點慚愧。我曾在天涯論壇上發過一篇探洞的帖子,這家伙,鋪天蓋地的板兒磚拍的我蒙燈轉向。其實,向我提出意見的,無論言詞有多尖刻,我都能虛心接受并表示感謝。但偏偏有那么一幫人,張嘴閉嘴就是”找死“二字,我很反感。誰的生命也不是大風刮來的,誰都有父母親人和責任。我和娟子也一樣。雖然我們兩人喜歡冒險,但每次都把安全放在首位。并不像這些人所說的為自己尋找刺激而給別人帶來麻煩。還有一些人回帖里說,我的帖子是“毒帖”,例如這個回帖: 我在這里給親愛的驢友們一點提示,戶外運動風險級別高的,盡量不要輕易挑戰。如果喜歡探洞,可以選擇一些已經探明而且難度不大的洞穴,探洞之前,多學習一些和洞穴有關的知識,裝備很重要,最好有向導,至少三人以上團隊,洞口有接應人員。我和娟子雖然也懂這些,但克制不住內心冒險的欲望,雖然積累了一點探洞經驗,但像我倆這樣,風險系數還是很大,所以請大家以我倆為戒,切勿效仿。 此次我倆探洞的裝備如下:雙肩包2個快干褲2條牛仔褲2條外套2件頭盔2頂筒靴2雙運動鞋2雙PVC牛筋掛膠手套2雙強光手電1把備用3800毫安的18650電池4節LED手電筒4把袖珍手電2把蠟燭3根打火機2只蒙古刀1把 (開山用)瑞士軍dao一把高倍望遠鏡1架口罩2只(蝙蝠屎尿氣味很難聞)眼鏡2副(防止抬頭的時候,蝙蝠屎拉到眼睛里)長焦相機配8節2300毫安電池長短三腳架各一副創可貼若干花露水一瓶月餅1斤飲用水4升嗯,大概就這些東西吧,裝備比較簡陋。專業的探洞設備價格很昂貴,一套好的探洞裝備起碼上萬,承受不起,所以我和娟子商定,遇到洞中的豎井絕不嘗試下探。由于我的文化水平有限,寫不出妙筆生花的文字,只能用大白話來敘述本次探洞經歷,帖子比較長,逐步更新中。最近心情比較沮喪。尋找千尸洞失敗,尋找桃花洞失敗,尋找曾家對門山洞失敗,而這次尋找的山洞連名字都沒有,更沒有路線。只是我和娟子在一次徒步穿越的時候,在山中看到一戶人家。向這家的一個老人打聽才得知,山中有一個洞穴。老人只給我倆指出了大概的方向,并說那里根本無路可走,但我和娟子還是決心嘗試一下。尋找洞穴入口我是深有體會,不是一般的困難。想在荊棘密布,草深林密的山中找到洞口,談何容易。剛進山,我就被成群的蚊蟲叮咬。雖然裸露的皮膚都噴上了花露水,但也不管用。照片中可以清晰的看到我后脖子被咬了很多包,又疼又癢,這不禁讓我想起《荒野求生》中的貝爺穿越原始叢林的鏡頭。 我的雙手被帶刺的植物劃的都是口子,鮮血淋漓。娟子比我強不少,只有少處劃傷。接連翻了兩座山頭,由于野草太高,即使站在山頂也什么都看不到,只能上樹了。爬到樹上,向遠處觀望,發現了老人所指的一片竹林。下樹后繼續前行。 這是一條虎斑游蛇,微毒。大概很多人都見過,在我國分布很廣。在東北,土名叫“野雞脖子”。不過前幾年有日本科學家新發現,被這種蛇咬傷后,會引起腦出血,在日本已生產出抗虎斑游蛇毒血清。我在年少時曾經抓過這種蛇,捕捉的時候,它會高昂腦袋,頭和脖子扁扁的,做出攻擊狀。如果在手里把玩一會兒,手就有一股腥臭的味道。最奇怪的是,這種蛇在后脖子噴出毒液,只要不射進眼睛里,就沒什么問。我發現這條蛇的時候,因為手有點抖動,所以拍的不是很清晰。等我再想拍第二張的時候,它就竄進草叢中不見了。歷盡千辛萬苦,終于找到了洞口所在。這是我和娟子一個多月以來,經歷了數次失敗后,找到的全新洞穴。心情很激動,站在洞口邊,發現洞道向下延伸,雖然坡度有點陡,但難度不是很大。里面漆黑一片,到底會有什么樣的景致在等待我倆呢? 我國歷史上有記載的洞穴探險始于明代徐霞客。英國人李約瑟稱徐霞客的著作與其說是17世紀知識分子的著述,不如說是20世紀的野外考察記錄。遺憾的是他沒有繪下一分洞穴圖紙,不知是失傳,還是當時的他沒有想到?繼徐霞客之后,我國的洞穴探險后繼乏人,于是洞穴成了我國遺留在大地上的“最后的”神秘所在?!『蜌W美等國相比,我國擁有的洞穴數與我國從事探洞活動的人數很不相稱。近年來我國已有群眾性洞穴組織了:1984年貴州省地理學會建立的我國第一個洞穴組織—洞穴專業委員會;1987年廣州華南師范大學建立的洞穴研究協會;1987年建立的廣西柳州洞穴協會;1989年設立的中國科學探險學會洞穴探險部;1991年中國地質學會等。直至今天,民間洞穴探險隊也開始活躍起來。具有代表性的有重慶洞穴探險隊,浙江洞穴探險隊,瘋子探險隊等。這些洞穴探險隊有著資深的探洞經驗和救援技術,為我國的洞穴研究開發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我和娟子只能算是業余業余再業余的選手,哈哈。不過也能體驗到其中的樂趣就夠了。簡單的換好衣服,我和娟子準備下洞。 說實話,娟子的攀巖技術比我要強不少,很多時候都是她搶在前面探路。這次也不例外。(說這話我都臉紅)。我們兩人安全到了洞底,洞底距離洞口大概不到十米,仔細查看了一下周圍的環境,沒發現有蛇類活動。抬頭看看洞外,不知道再次看見陽光會是什么時候了。 再次檢查和調試了一下手電。然后就準備在我身后的小洞口鉆進去。 探洞一般可以分為兩種:即水洞探險和干洞探險。水洞的探險指洞內有常年地下水流的巖溶洞穴。干洞是脫離了自由水面的化石洞,發育在地勢較高的地方,發育的歷史較長,洞內往往被各種多彩多姿的鐘乳石所裝飾,目前我倆還不能確定這個洞穴到底屬于哪一種類型。正式進入到了黑暗之中,躡足潛蹤,放輕腳步,以防驚起成群的蝙蝠,那可一點也不好玩兒。 其實早在北宋,王安石的《游褒禪山記》中就提到其探洞的經歷,“余與四人擁火以入,入之愈深,其進愈難,而其見愈奇”。王安石無限感慨地說著他的遺憾,認為自己半途而返是缺乏探索精神,以致出洞后追悔莫及。時至今日,他的那份心情,依然能夠穿越時空的阻隔,清楚地擺在我們面前。當然,這位偉大的文學家兼改革家做夢也沒有想到,一千多年后的今天,我和娟子繼續體驗他曾經癡迷的探洞心情。腳下非常難走,洞穴一路向下延伸,這里是另外一個奇妙的世界,我倆正在為“自己心中的神秘”而探索 ! 哈哈,又看到了這種家伙。在我探過的所有洞穴中,無一例外都有它的身影。學名“灶馬”,也有人叫它洞穴蟋蟀。是有名的洞窟性及群棲性昆蟲。在洞中,它以蝙蝠糞便和小昆蟲為食,自己也被蝙蝠和洞穴蜘蛛所吞食。 形態各異的石頭開始出現了,這塊大石裂開了一個口子,我怎么看,怎么像一個巨大鱷魚的眼睛。這種石頭形成的原因是含鈣高的水滴在石頭上,日積月累就形成了這種特有的乳白色。 娟子每次在洞穴中的某塊石頭前,都要駐足仔細觀看很久,也不知道她能看出什么來。喊她幾次才肯走。哈哈,我都習慣了。 寂靜黑暗的洞穴中,我和娟子步伐很慢,仔細觀察周圍的環境。這個洞穴貌似還沒有人類留下的痕跡,這也就增加了本次探洞的危險性。抬頭觀望,上面有一個支洞,洞口狹窄。對探洞者來說,如果不是迫不得已,盡量不要去鉆這種細小的岔洞。我記得有一個洞穴探險者,強行鉆進這樣的小洞,不慎被洞壁卡住,進退兩難。最后,隊友用殘忍的辦法——敲碎他的肩胛骨,才得以脫身。 隱約聽見了吱吱的叫聲和翅膀拍打的聲音。順著聲音尋去,不出所料,在我倆去路的上方,聚集著一群蝙蝠。我和娟子在第二次探雨扇洞的時候,曾拍攝到了一只巨大的蝙蝠。第三次探雨扇洞的時候,被蝙蝠屎尿的氣味熏的刺鼻辣眼,因為怕氨中毒,最后退了出來。關于蝙蝠,我在《業余選手三探雨扇洞》的帖子里有詳細的介紹,這里就不多廢話了。由于蝙蝠往往攜帶狂犬病毒,所以盡量不要招惹它們,被驚醒的蝙蝠群是很可怕的。所幸現在我倆遇到的蝙蝠群并不很大,也比較安靜,我倆盡量的輕手輕腳,以求安全通過。 要想繼續前行,必須緊貼著這群蝙蝠才能過去。娟子又要先行通過,我拉住她,讓她躲在一塊石頭后面,我先上去看看情況。 記得我發過一個探洞貼,有個驢友給我回帖說,蝙蝠有超聲波,怎樣飛都不會撞到你。就連電視上的動物世界和學校的課本里,都這么說。但事實并非如此。受驚的蝙蝠根本不辨方向,好似沒頭的蒼蠅一樣亂撞。這種情況,每個探洞者都曾經歷過。所以還是小心為妙。我悄悄爬了過去,慢慢直起腰,蝙蝠和我近在咫尺,只要一伸手就能抓到,但它們還是安靜的倒掛在石壁上,對我不理不睬。 順利的在蝙蝠下面經過,松了口氣,繼續前行。面前一塊石頭,就在相片的左下角位置,看起來像一頭母獅的腦袋。 感謝各位驢友回帖支持,繼續更新中。。。。。。 我和娟子前行的路,一直都在向下延伸,沒有檢測海拔的設備,所以也不知道現在我倆具體深度是多少。前面又是一個崖壁,我仔細看看,坡度不大,應該容易下去。安全到底,路就比較平坦了。洞壁或洞頂流出的飽含碳酸鈣的薄層水流沉積形成褶狀流石的石幔,在手電的照射下,非常漂亮。各種奇異的石頭,在地底不知沉睡了幾百萬,幾千萬年,才有了今天這樣的形狀。如果近距離拍攝觀察,會覺得更加漂亮。 又向前行進了一段路,忽然發現前面的石頭上,趴著一只大蚰蜒。有人叫它“地蜈蚣”,它的頭部后面有一個環節、有一對鉤狀顎足,顎足末端成爪狀,爪的頂端有毒腺開口,能分泌毒液,觸及人體皮膚后即可致局部皰疹,令人刺痛難受。常見的蚰蜒體長25—-30毫米,洞穴蚰蜒就要大很多了。我見到的這只大蚰蜒比筷子還粗,身長近10厘米。 七繞八拐,沿途做了一些記。為了不給溶洞造成大的污染,我只是用容易降解的白紙,塞在比較明顯的石縫中。如果返回,再逐一取出。 又向下行走了一段路,進入了一個比較寬闊的洞廳。這里濕氣很重,并漂浮著濃濃的霧氣。由于長時間聞著石灰巖的氣味,所以嗅覺有點麻木了。我仔細聞了很久,沒發現有瓦斯或者別的異味。小心的點燃了蠟燭,觀察到火苗的顏色沒有改變,燃燒正常。相反,如果發現火焰閃爍,表明氧氣不足或二氧化碳含量已達3%,這時要特別注意,二氧化碳含量達到10%時火苗熄滅,會迅速致命。當然這樣的情況不多。目前我國只在云南發現個別洞穴二氧化碳含量較高。 雖然沒有什么危險,但感覺身上有點冷了。從背包里取出外套穿上,和娟子商量了一下,如果前面霧氣依然很大,我倆就不再繼續下探。([]
徐冠宏
走進世博會——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介紹(世博系列之一)目 錄 前言 一、世界博覽會歷史 1、世界博覽會的由來 2、歷屆世博會主辦城市、名稱和主 3、以往部分世博會簡介 二、中國與世界博覽會 1、中國與世博會的淵源 2、中國參加世博會的獲獎產品 3、新中國參加過的歷屆世博會 4、中國以往舉辦的世園會 三、2010年世界博覽會(Expo 2010)總體介紹 1、上海世博會申辦的過程 2、世博會主 3、會徽 4、吉祥物 5、確認參展的國家和組織 6、上海世博會場地 7、上海世博會園區規劃 8、2010年上海世博會門票 9、上海世博會世博軸 10、上海世博會世博公園 11、上海世博會演藝中心 12、上海世博會世博中心 13、上海世博會世博論壇 14、上海世博會網上世博會 15、上海世博會文化演藝活動 16、上海世博會世博村 四、參展展館 1、上海世博會主館 2、上海世博會中國國家館 3、亞洲館 4、歐洲館 5、美洲館 6、非洲館 7、大洋洲館 8、其他國際組織館 9、企業館 10、上海世博會城市最佳實踐區1# 老頑童thtsjy 前 言 2010年是世博年,我們作為本屆世博會舉辦地——上海的市民,愿為世博會盡綿薄之力。為此,我們綜合了參觀《走進世博會——中國2010年世博會暨世博會歷史回顧展覽》(在上海展覽館舉辦)、探訪“中國2010年上海世博會展示中心”(位于淮海中路香港新世界大廈三樓)以及收集的有關世博會資料,整理成庚寅年第一帖,奉獻給諸位參考。鑒于我們自身文字和拍照水平的局限、收集資料渠道的受限、整理功力的有限,本帖存在諸多不足,懇請各位指教,深表感謝! 16# zj522522 感謝以上各位支持,祝你們虎年吉祥! 17# 老頑童thtsjy 一、世界博覽會歷史 1、世界博覽會的由來 在古代農耕社會,人們往往在慶賀豐收、宗教儀式、歡度喜慶的節日里展開交易活動,后來逐漸發展成為定期的、有固定場所的、以物品交換為目的的大型貿易及展示的集會。這就是世博會的最早形式。公元5世紀,波斯舉辦了第一個超越集市功能的展覽會。 18世紀,隨著新技術和新產品的不斷出現,人們逐漸想到舉辦與集市相似,但只展不賣,以宣傳、展出新產品和成果為目的的展覽會。1791年捷克在首都布拉格首次舉辦了這樣的展覽會。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展覽會的規模也逐步擴大,參展的地域范圍從一地擴大到全國,由國內延伸到國外,直至發展成為由許多國家參與的世界性博覽會。 26# 老頑童thtsjy 2、歷屆世博會主辦城市、名稱和主1851年英國倫敦萬國工業產品大博覽會1853年美國紐約萬國工業產品博覽會1855年法國巴黎世界工農業和藝術博覽會1862年英國倫敦國際工業和藝術博覽會1865年愛爾蘭都柏林世界博覽會1867年法國巴黎第2屆巴黎世界博覽會1873年奧地利維也納世界博覽會1876年美國費城美國獨立百年展覽會1878年法國巴黎第3屆巴黎世界博覽會1880年澳大利亞墨爾本世界博覽會1883年荷蘭阿姆斯特丹國際博覽會1889年法國巴黎第4屆巴黎世界博覽會1893年美國芝加哥哥倫布紀念博覽會1897年比利時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1900年法國巴黎第5屆巴黎世界博覽會1904年美國紀念路易斯安娜購置一百周年博覽會1905年比利時列日世界博覽會1906年意大利米蘭世界博覽會1908年英國倫敦世界博覽會1910年比利時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1913年比利時甘特世界博覽會1915年美國舊金山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1925年法國巴黎國際裝飾美術博覽會1926年美國費城建國150周年世界博覽會1929年西班牙巴塞羅那世界博覽會1933年美國芝加哥世界博覽會——“一個世紀的進步”1935年比利時布魯塞爾萬國博覽會——“通過競爭獲取和平”1936年瑞典斯德哥爾摩世界博覽會1937年法國巴黎現代生活藝術世界博覽會——“現代世界的藝術和技術”1938年芬蘭赫爾辛基航空世界博覽會1939年比利時國際水資源博覽會1939-1940年美國紐約世界博覽會——“明日新世界”1939-1940年美國舊金山金門世界博覽會1949年瑞典國際體育博覽會1949年海地王子港世界博覽會1953年以色列耶路撒冷世界博覽會1954年意大利航海世界博覽會1955年瑞典世界生活藝術博覽會1955年意大利都靈國際體育博覽會1956年以色列柑橘栽培展覽會1957年德國柏林世界博覽會1958比利時布魯塞爾世界博覽會——“科學、文明和人性”1961年意大利都靈世界博覽會1962年美國西雅圖廿一世紀博覽——“太空時代的人類”1964-1965年美國紐約世界博覽會——“通過理解走向和平”1965年德國慕尼黑交通運輸世界博覽會1967年加拿大蒙持利爾世界博覽會——“人類與世界”1968年美國圣安東尼奧世界博覽會——“美洲大陸的文化交流”1970年日本大阪日本世界博覽會——“人類的進步與和諧”1971年匈牙利布達佩斯世界狩獵博覽會1974年美國斯波坎環境世界博覽會——“無污染的進步”1975年日本沖繩國際海洋博覽會——“海洋-充滿希望的未來”1981年保加利亞普羅夫迪夫世界博覽會1982年美國諾克斯維世界能源博覽會——“能源-世界的原動力”1984年美國新奧爾良路易西安納世界博覽會——“河流的世界-水乃生命之源”1985年日本筑波萬國博覽會——“居住與環境人類的家居科技”1985年保加利亞普羅夫迪夫世界博覽會1986年加拿大溫哥華世界交通與通訊博覽會——“交通與運輸”1988年澳大利亞布里斯班世界博覽會——“科技時代的休閑生活”1990年日本大阪世界博覽會——“人類與自然”1991年保加利亞普羅夫迪夫世界博覽會1992年西班牙塞維利亞世界博覽會——“發現的時代”1992年意大利熱那亞世界博覽會——“哥倫布-船與?!?993年韓國大田世界博覽會——“新的起飛之路”1998年葡萄牙里斯本海洋博覽會——“海洋——未來的財富”1999年中國昆明世界博覽會——“人與自然,邁向二十一世紀”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界博覽會——“人類-自然-科技-發展”2005年日本愛知愛.地球博——“自然、城市、和諧——生活的藝術”2008年西班牙薩拉戈薩世界博覽會2010年中國上海世界博覽會——“城市,讓生活更美好”2012年韓國麗水世界博覽會2015年意大利米蘭世界博覽會 29# 老頑童thtsjy 3、歷屆部分世博會簡介 水晶宮的魅力——1851年英國倫敦第一屆世界博覽會紀實 全世界第一場世界博覽會——1851年萬國工業博覽會在英國首都倫敦的海德公園舉行,展期是1851年5月1日至10月11日,主要內容是世界文化與工業科技,借此博覽會英國在當時展現了工業革命后技冠群雄、傲視全球的輝煌成果。 “天時、地利、人和”催發了首屆世博會 19世紀前半葉,歐洲工業革命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使人類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英國,自維多利亞女王登基后,當時的英國在世界工業中一馬當先。同時資本的高速聚集和運作,英國也成為當時歐洲金融的中心。這些因素觸發了英國將在世界舞臺上演繹主角的欲望。 此前,歐洲各國舉辦工業博覽會已不是新鮮事,特別是英國、法國在工業革命的推動下,都舉辦了多屆有影響的工業產品博覽會,以此來推廣本國的工業生產技術和宣傳新產品。頻頻舉辦工業博覽會使英國萌發了舉辦一次世界各國參與的博覽會。 成立于1754年的英國皇家藝術協會歷來承擔國家展覽會的組織工作,擔任皇家藝術協會主席的阿爾伯特親王具有一種與傳統理念所不同的開明思想和創新精神。1849年,藝術協會開始醞釀籌劃規模更大的博覽會時,阿爾伯特提出“博覽會必須是國際性的、展品要有外國產品參加”的設想,要求能在倫敦海德公園中找到最好的展覽場地,以舉辦一屆規模宏大的世界博覽會。 “天時、地利、人和”催發了第一屆世博會在英國誕生。 確立規則,女王廣邀賓客 1849年6月30日,一次歷史性的會議在白金漢宮召開,參加者有皇家藝術協會成員、全國博覽會組委會成員、建筑公司成員和阿爾伯特親王。會議作出了7項重要決定:1、世博會展品分為四個大類:原材料、機械、工業制品和雕塑作品;2、將建一幢特別臨時建筑作為世博會展廳;3、舉辦場地選在海德公園南側;4、博覽會將是國際性的,由國家發出參展邀請;5、組委會將提供大量獎金以鼓勵參展者;6、將成立一個皇家委員會來主辦世博會;7、世博會財政集資由藝術家協會負責。 會議之后,組委會立即起草并提交給政府關于成立世博會皇家委員會的申請。組委會成員到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的65個城鎮和法國等一些歐洲國家進行了游說,動員參展。 1849年10月17日,組委會舉行了一次大規模的公共會議,向倫敦市最有影響力的商人和銀行家描述了世博會的整個計劃。藝術協會的項目融資也有了進展,25萬英鎊的保證金解決了財務問。很快,議會兩院也以多數票同意在海德公園內舉行博覽會。 1850年1月3日,世博會皇家委員會成立。隨后,維多利亞女王便以國家名義向世界各國發出世博會參展邀請。 31# 老頑童thtsjy 一個方案拯救了首屆世博會 世博會的籌備工作開局頗為順利,但是困難卻是接踵而來。一是時間緊,距世博會開幕僅有一年半,具體工作尚未啟動;二是集資困難,運作資金尚有很大缺口;三是社會上有大量意見反對使用海德公園舉辦世博會,因為建造展館將會破壞樹林和環境。但最大的麻煩是世博會展館的設計與建造問。 1849年底成立的世博會建筑委員會立即向各國發出展館設計的邀請。盡管方案征集僅有三個星期,但委員會仍收到245個方案,卻沒有一個獲勝者。因為所有方案都是古典、永久性的建筑形式。這不僅使阿爾伯特等陷入困境,甚至有導致世博會流產的危險。 正在皇家委員會一籌莫展時,一個不經意的方案不僅成功地挽救了世博會,更是成為人類歷史上的里程碑作品,甚至建筑物作品的本身成為了第一屆世博會最成功的展品。這便是園藝工約瑟夫·帕克斯頓和他的創作“水晶宮”。 意外發現睡蓮化作“水晶宮” 1837年,一位英國探險家在圭亞那發現美麗的王蓮,便采集種子帶回英國交給查絲華斯莊園首席園藝師約瑟夫·帕克斯頓(Joseph Paxton)種植。三個月后,王蓮長出11片巨大的葉子和開出美麗的花朵。帕克斯頓將花以維多利亞命名王蓮Victoria amazonica Sowerby(Royal Water Lily,Amazon Water-platter),并作為禮物送給了維多利亞女王。自此他與阿爾伯特親王相識并成為摯友。 王蓮越長越大。有一天他把7歲的小女兒抱在其中一片葉子上觀賞花朵,水上飄逸的綠葉居然輕而易舉地承擔起她的體重。帕克斯頓翻開葉子觀察其背面,只見粗壯的徑脈縱橫呈環形交錯,構成既美觀又可以負擔巨大的承重力的整體。這個發現頓時給了他靈感,一種新的建筑理念在腦中形成。不久他在為王蓮建造查絲華斯溫室時,用鐵欄和木制拱脅為結構、玻璃為墻面,首創了新穎的溫室。該建筑除了簡潔明快的功能外,建筑構件可以預先制造,不同構件可以根據建筑大小需要組合裝配,這樣的建筑成本低廉,施工快捷。 帕克斯頓聽說了在海德公園建造展覽場館之事,立即毛遂自薦愿意提供他的建筑方案。 帕克斯頓的設計方案在眾人的關注下最終被敲定,記者Douglas Jerrold在報上將它稱之為“水晶宮”,這個名稱一直流傳至今。1850年9月26日,水晶宮奠基。6個月不到就竣工了。 整幢建筑是現代化大規模工業生產技術的結晶。 38# 老頑童thtsjy 博覽盛會,創造歷史 水晶宮建造的同時,組委會挑選和收集各類展品的工作進展加快。博覽會共有18000個參加商,提供了10萬多件展品。 組委會另設特別評選委員會對展品評選,評出5084獎項,其中外國人獲得3045項。 1851年5月1日早上9時,水晶宮開門接納來參加開幕式的客人。50多萬人聚集在海德公園四周。11時30分,9駕皇家馬車列隊離開了白金漢宮前往海德公園參加世博會開幕大典,12時的鐘聲敲響,在“哈利路亞”樂曲聲中,王室和他們的隨行人員進入展覽宮。 水晶宮內掛滿萬國彩旗,參觀人流摩肩接踵,各種工藝品、藝術雕塑琳瑯滿目、目不暇接。人們驚奇地觀看來自不同國家的發明、珍奇和不同產品。 參觀者最感興趣的是不同的機器發明。人們目瞪口呆地看著開槽機,鉆孔機,拉線機,紡紗機,造幣機,抽水機等各種機器工作,讓人領悟到工業革命給世界帶來的變化。 當然,最受贊譽的還是水晶宮,這座原本是為世博會展品提供展示的場館卻成了第一屆世博會中最成功的作品和展品。水晶宮成為世博會的志。水晶宮成就了世博會的舉辦,世博會的成功又為世界上第一次聚集眾多國家,為了一個和平的目的交流不同文化、科技成果開創了先例。 1851年共有6039195人次參觀了首屆世博會。 同年10月14日倫敦世博會舉行了閉幕式,世博會圓滿結束,并獲得了186437英鎊的利潤。 世博會結束后水晶宮移至倫敦南部的西得漢姆,并以更大的規模重新建造,1854年6月10日由維多利亞女王主持向公眾開放。它作為倫敦的娛樂中心存在了82年。1936年11月30日晚上6點,中央大廳員工廁所突然著火,大火燒遍了整幢建筑。水晶宮的焚毀宣告了輝煌的維多利亞時代結束。 43# 老頑童thtsjy 1853年美國紐約世博會 1853年的世博會在美國紐約舉辦,主辦者效仿英國也用鋼鐵和玻璃建造了一個大型展館,同樣稱之為“水晶宮”,但規模卻小得多,僅及英國的三分之一。 45# 老頑童thtsjy 46# 老頑童thtsjy 勝家縫紉機公司(Singer)是美國第一家成功的跨國公司,其主打產品——縫紉機被譽為繼農用鋤具發明之后的又一偉大發明,并被稱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機械”。1853年紐約世博會上展出的勝家縫紉機已具備以后一百多年間的家用縫紉機的基本功能。 47# 老頑童thtsjy 48# 老頑童thtsjy 1852年,奧的斯發明了動力上升梯子的安全裝置,并在1853年紐約世博會上演示其發明?,F代電梯仍使用奧的斯當年的發明創造。 52# 老頑童thtsjy 1865年愛爾蘭都柏林世博會 1865年愛爾蘭都柏林世博會上,一種起源于古羅馬、風行于16世紀歐洲宮廷、而為愛爾蘭婦女所鐘愛的蕾絲作品,以其華美典麗而令人炫目,并由此推廣成為平民女子的美麗服飾。 54# 老頑童thtsjy 1867年巴黎世博會 1867年在法國巴黎舉辦的世博會,已經具備了現代世博會的雛形。主展館為490X380米的巨大橄圓形建筑,中心為公園,四周為展廳,16條通道分割展區,給各參展國設計自己獨立的展館。 57# 老頑童thtsjy 藍色的多瑙河——記1873年維也納世博會 世博會的舉辦與規劃 十九世紀中后期,通過舉辦世博會來提高國家地位,已被許多國家認同和追逐。1870年,奧地利政府為將首都維也納推進到世界先進城市行列,同時也為清除1866年普奧戰爭失敗后的籠罩在城市上空的陰霾,向世界宣布:舉辦1873年維也納世界博覽會,主為紀念約瑟夫一世執政25周年。 世博會舉辦地選擇在風光秀麗的多瑙河邊,這條河隨著幾年前施特勞斯著名的圓舞曲《藍色的多瑙河》而名聲鵲起。維也納中央公園被選作博覽會會場,面積達233公傾。維也納市政當局想利用舉辦世博會的時機,對舊城區建筑大舉實施改造,拆去城壁,打通市中心與郊外的聯系,多瑙河也在整改范圍之列,涉及水道綿延半英里,拓展河道工程產生的50萬立方的砂礫被用于世博會會址之用。整個工程規劃由建筑師凱利·哈森那根據意大利文藝復興時期的風格設計。由于前幾屆世博會的啟示,維也納世博會的組織者已開始注重建筑的功能與美觀結合,強調建筑的整體魅力。設計中的宏偉龐大的主建筑群——工業宮,面積達7萬平方米,工業宮建筑結構合理,長907米,寬206米。中央與園頂大廳相連,兩側留有寬25米主廊,主廊與長145米、寬15米的側廊相交。側廊之間有多個寬45米,長75米庭院,所有建筑均建有屋頂,觀眾入口裝飾處建造了凱旋門和不同歷史風格的大門。工業宮建筑開創了世博會歷史中建造大型聯體展覽建筑物的先列。 60# 老頑童thtsjy 世界第八大奇觀——圓頂大廳羅托納達 維也納世博會上建筑亮點是由斯各特·羅素設計的工業宮中央圓頂大廳羅托納達。羅素曾擔任1851年倫敦世博會參展委員會的秘書。該大廳設計顯然受到了1851年世博會“官方”建筑計劃書的啟發,風格極其相同。 羅托納達圓形大廳,頂高83米,直徑約110米,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圓頂大廳建筑,比羅馬的圣·皮耶爾大教堂的48米圓頂和倫敦的圣保羅大教堂37米圓頂確實大了許多。圓形大廳的結構也是用金屬制作,建設周期僅18個月,時間之短在當時令人難以置信。建筑被稱之為世界第八大奇觀。圓形大廳其錐形屋頂由32根粗大的柱子支撐,圓頂之上有一個直徑為28米的穹隆塔頂,再上面是一個直徑為7米的小型穹隆燈塔,最高處是一個奧地利皇冠的巨大復制品,由皇冠珠寶的仿制品裝飾。 這個巨大的園頂建筑物引起了轟動效應,也傾倒了觀眾。世博會期間共有206270位參觀者踏著臺階登到圓頂皇冠處,飽覽維也納城市的迷人景色并為壯觀的建筑而榮耀。 整個博覽會除工業宮建筑群外,還有機械廳、美術館、園藝館等新建190多幢建筑,整個世博會把現實和藝術,現代和古老,東方和西方不同建筑元素和諧地融為一體。 64# 老頑童thtsjy 布展獨特展品豐富 建筑群內的中央廣場呈東西走向,圓形大廳中央安放著土耳其蘇丹二贈送的美麗裝飾噴泉。四周由回廊環繞,陳列各國展品。維也納世博會組織者,為了使展品分類越加合理,將展品分成26種,分類數增加到162個,其目的是“將創造發明、工業化生產與人類教育、生活品味和生活質量的發展相適應”。 16個展示廳內布局根據國家位置而設計展示體系,每個國家的展品都靠著其地理上的鄰國,所以只要觀賞了不同國家的展品,就可以獲知基本的世界地理知識。 奧地利展品中給人印象比較深的是一副刻畫政治家在普法戰爭中形象的象牙棋子和一顆重達8噸、長50英尺放置在水銀池中的巨型炮彈,使人想起1866年那場不幸的那場戰爭。 埃及展示了世界注目的蘇伊士運河工程模型。埃及政府把設計展區的任務委托給了一批德國的著名埃及史研究專家。他們在設計中將四年前剛開始動工的工程建筑與埃及風光、風情巧妙結合,把埃及的地理、歷史和社會進程關系完美的展示給觀眾。 瑞典提供了一個模范學校的教育展示,從教室的課桌設計到學生教材叢書和辦學規劃,讓觀眾了解公共教育的重要性。 維也納世博會主辦者強調發明和設計理念:科學和藝術,工業和手藝、過去和將來之間,需在美感和實用性的大前提下具有審美價值,構建完美的和諧關系。文化藝術類展品則顯示了主辦國-維也納城市特有的強項。 世博會中,奧地利為維也納城市設計了專展覽,展覽以豐富多樣的形式,詳細闡述了建成于羅馬時代的維也納城市中城堡、宮殿、街道、廣場和著名建筑物的歷史故事。該展覽最令人激動的是節日歡慶和比賽活動部分,每天的露天音樂會,由約翰.施特勞斯指揮管弦樂隊演奏不同圓舞曲和圣歌,當然最受歡迎的便是“藍色的多瑙河”,因為只有在音樂之都-維也納,在美麗的多瑙河邊,在世博會特有歡樂的氛圍中聆聽施特勞斯親自演繹的“藍色的多瑙河”,才能真正體驗和感受到藝術家的真情和藝術作品的魅力所在。 維也納世博會中有兩個藝術展館展示來自世界各地的藝術珍品。法國、俄羅斯提供了眾多的名家繪畫作品。維也納畫家漢斯麥卡特畫成的那幅長17米寬4米的巨作,尤其受人矚目。 古典藝術品中有希臘、意大利送來的大理石雕像,其中有帕臺農圣廟的復制品和米洛的維納斯雕像,據說當時維納斯的雙手還在?!? 維也納世博會于1873年5月1日開幕,11月2日閉幕,共有35個國家、4萬多參展商應邀參加,僅有725萬人次參觀了世博會。最后財務的統計表明,世博會的總投資956萬美元,但收益僅是其開支的六分之一,被認為是19世紀重大的財政失敗例子之一。 維也納世博會結束后,工業宮部分建筑群成為了維也納玉米交易所,機器廳等被專門劃出用于北方鐵路貨物和谷物儲存中心。但是工業宮建筑和著名的圓頂建筑也同許多歷史上世博會建筑一樣,遭遇了悲慘的命運,它被1937年的一場大火摧毀。 66# 老頑童thtsjy 1876年費城世博會 1876年的美國費城世博會是一次重要的博覽會,這是一屆為慶祝美國建國百年而舉辦的世博會。費城的費爾蒙特公園,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公園,也是1876年世博會會址。 68# 老頑童thtsjy 自由女神像是法國贈送給美國的禮物。為參加費城世博會慶典,就將已完成了的自由女神像手臂和火炬先送去。直到1886年,自由女神像才在美國紐約安裝完畢。 70# 老頑童thtsjy 愛迪生是19世紀最偉大的發明家,他的許多發明都曾在早期世博會上展出。 73# 老頑童thtsjy 就在這一年,貝爾博士發明了世界第一部電話,立即送到了博覽會上展出,也是在這一年,中國第一條鐵路在吳淞至上海開通。 75# 老頑童thtsjy 1878年法國巴黎世博會 愛迪生發明的話筒、留聲機等在本屆世博會上展出。 78# 老頑童thtsjy 永遠的埃菲爾鐵塔——1889年巴黎世博會的產物 鐵塔的由來 1884年11月8日,法國下院議會做出決定:1889年5月3日至11月6日,法國巴黎將舉辦第三屆世博會。主:慶祝法國大革命勝利100周年。 1886年5月,世博會組委會組織博覽會的規劃設計招。中者中有設計師古斯塔夫·埃菲爾。埃菲爾建議世博會場地放在巴黎火星廣場和托羅卡德羅地區,展覽面積100公頃。他在規劃中創意建造一座300米高的志性建筑塔。 世博會的組織者們更是興奮地建議:百年盛會中建造的志性高塔建筑,必須征集到大師們的作品,因為只有大師蘊涵的藝術天賦作品才能完美體現法國崇尚文化,獨具和無可爭議的優勢。 招的結果是收到了1000份極富創意的方案,其中花樣百出。如,設計一座巨大的斷頭臺以象征帝國的死亡。設計一座350米的金字塔,塔上雕刻有英雄雕像和浮雕以描述大革命的主要事件等等。 但是,最“異想天開”的設計,還是來自年輕的設計師,古斯塔夫.埃菲爾的金屬拱門塔方案。埃菲爾創意:“建造一座新穎的金屬凱旋拱門來為現代科學和法國工業增光。這座拱門會給人獨特的印象,也會超過歷史上各種凱旋門形式?!? 組委會委員、市政當局經比較和討論,最終埃菲爾的鐵塔門方案獲得批準,當時新聞界大多數人也都對此方案表示歡迎。不過,所有人并沒有料到,他們通過的這個方案成就了世博會歷史上最激動人心的作品,也使1889年的世博會成為了經典。 80# 老頑童thtsjy 鐵塔設計和建造 古斯塔夫-埃菲爾,1832年生于第戎,中學畢業后,他到巴黎中央大學求學。他在設計建造波爾多的杜羅河橋時,由于解決了橋梁支柱的穩定性的難而初露峰芒。很快,他又參與設計在美國紐約“自由女神”像,因內部復雜的結構而名楊四海。通過一個個大膽創新的建筑項目中,年輕的埃菲爾的才能很快得到了充分展示。 埃菲爾在方案通過后,在40個助手幫助下,繪制了5300幅工程圖,涉及到建筑18038個部位。 1886年11月5日,法國貿易部長批準了埃菲爾團隊提交的最后方案。并提供其預算2750萬法郎中五分之一的資金。埃菲爾抵押了他的公司并設法籌足剩余五分之四的資金。 1887年1月鐵塔正式開工,整個工地成了一個巨大的鋼鐵加工廠,每段鋼材都在工廠里依照嚴密的計算,根據圖紙精確制造,然后又嚴格檢驗、編號、并按圖紙進行組裝。高塔建造時現場并沒有什么輔助腳架,全靠精密的計算和嚴密的管理,一根根沉重的鋼材憑借手動液壓裝置精確頂到位置,再由人工用一個個燒紅的鉚釘,揮舞著鐵錐一錘一錘加以鉚接固定。鐵塔用去15000根鋼鐵材料,二百五十萬個鉚釘,整座塔樓在水泥混凝土加固的底座上矗立。工程在28個月工期里,始終體現著嚴格而科學的秩序。 82# 老頑童thtsjy 鐵塔引發的爭議 埃菲爾自設計鐵塔開始,面對的不僅是創新的技術難,還有因鐵塔而引發的一場社會爭議。因為,他的“通天塔”不僅激發了人們濃厚的好奇心,也產生了巨大的困惑。巴黎杰出的哥特建筑學派專家認為從數學角度考慮建造鐵塔是不可能的。而最大的反對意見來自于巴黎的文學藝術家們。以著名作家蓋.德.莫泊桑為首的47位著名人士發起了一項反對鐵塔名活動,名的備忘錄提交給巴黎政府并在報紙上公開發表。 反對和爭議沒有阻止建筑的進程,埃菲爾面對各種壓力,始終沉著冷靜,他認為鐵塔一定會成功,他堅信建造鐵塔將是完成一座人類理想的豐碑。 鐵塔在塞納河邊漸漸升高,反對的意見逐步減少。人們開始冷靜地看待鐵塔,并對它的整體進行評估:大膽獨創的鐵塔,新穎別致的造型,直沖天穹的力量,張揚中卻又充溢著浪漫的輕盈。這一切不又體現了法蘭西民族獨有的創造和創新的精神嗎? 84# 老頑童thtsjy 鐵塔建造成功 1889年3月31日星期日,鐵塔主建筑完工,埃菲爾與一些世博會高官一起登上了塔頂,并發射了21發禮炮以示慶祝。埃菲爾升起法國三色國旗并驕傲的宣告“現在,世界上只有法國國旗能飄揚在300米的高空”。 艾菲爾鐵塔,這個曾被嘲笑為“悲劇式的蠟燭臺”,“可怕的鋼材堆”“巨大的工業煙囪”為法國1889年巴黎世博會帶來激情和滾滾財源。 艾菲爾與巴黎政府的鐵塔合約在1889年5月起開始回報,根據合同條款,20年中,鐵塔收益歸艾菲爾所有,鐵塔就象一個金礦,這個金礦給艾菲爾帶來了極大的效益。 當20年后,鐵塔移交給巴黎市,艾菲爾和巴黎市政府并沒有料到,鐵塔的收益會不斷延續,在一個世紀后,鐵塔仍然游人如織。 86# 老頑童thtsjy 世博會時的鐵塔 1889年5月6日,隨著埃菲爾鐵塔上一聲炮響,世博會正式開放,會期每天早晨鐵塔上的炮聲和晚上鐵塔的燈光不僅成為世博會的景觀,更是成為巴黎都市浪漫生活的組成。由于采用了電燈照明技術,這也成為第一次晚上也開放的世博會。 1889年世博會期間,登塔成為參觀的主要目的和時髦,共有2百萬人在會期參觀了鐵塔。 埃菲爾鐵塔有三層:第一層為57.63米,設不同的餐廳;第二層115.73米,設不同的辦公室,特別是費加羅報的辦公室,負責為參觀者辦理登塔證書;第三層276.13米,是服務區、氣象臺,實驗室(物理,氣象,生物)和艾菲爾的辦公室,一般不對游人開放。 埃菲爾鐵塔有一部電梯,每次可容納100人,斜升到57米高一層,另外一部可載50人的垂直電梯,開到115米高。電梯每小時可供2400人用。參觀人也可以通過1792級樓梯徒步登塔,到頂層鳥瞰巴黎全景。 1886年,本茨制成世界上第一輛三輪內燃機汽車。1889年,本茨親自駕駛著汽車在展示,大受歡迎,也預示人類的汽車時代已經到來。 1889年11月6日,法國卡爾諾總統主持了的盛大的世博會閉幕儀式,世博會明星愛迪生用新近發明的留聲機,以播放埃菲爾宣布閉幕的聲音作為博覽會閉幕節目。 88# 老頑童thtsjy 鐵塔的精神 1923年埃菲爾去世時,他的鐵塔仍是世界上最高的建筑物,這一記錄一直保持到1930年紐約克萊斯勒大廈建成,它比埃菲爾鐵塔僅高出幾米。 100多年來,埃菲爾鐵塔歷經風雨,屹立在塞納河邊,并成為巴黎城市的組成部分。百歲鐵塔并沒有因時間推移而失去代表時尚的美名,它那高聳、浪漫的豐韻成為了法國的志。它凝聚著崇尚創新的法蘭西民族精神,它張揚著近代科學文明的威力,它彰顯著巴黎城市無窮的文化魅力。 當然,人們也不會忘記偉大的世界博覽會,正是這樣的一個創造、創新的舞臺造就不朽的埃菲爾先生和永遠的埃菲爾鐵塔。 90# 老頑童thtsjy 1893年美國芝加哥世博會 而今我們日常生活中離不開的拉鏈是由美國工程師Whitcomb L Judson發明并在1893年芝加哥世博會上亮相。 ([]
蔡伊容
一夜火車,兩個人稍顯困頓,火車晚點,原本7點左右到站的,都七點半了也沒有進站的趨勢,于是我們開始了神智不清的各種推測:“難道這趟火車不停站而是選擇到站自行跳車嗎?”“啊,不是吧,空降?...”逛吃逛吃逛吃逛吃的我們終于到達嘉興站!天空飄著蒙蒙細雨,鉆進鼻腔的空氣清透涼爽,南方的冷果然是有質感的,是一種近乎玻璃一樣通透的濕涼。在火車站迷糊了一會決定打車去烏鎮,司機大叔顯得有點酷,不怎么講話,沒睡醒的我們也顯得不是那么精神。打車的發票被留下來了,111元,盡管有點小貴,但~四十分鐘左右終于來到了西柵游客服務中心!我們已經瞅到了烏鎮的樣子!于是屬于北方漢子專有的吃驚出現了,南方的冬天還有這么多綠色哇,柳樹竟然像是初春的樣子耶,花兒明明就是含苞待放的狀態嘛??!接著是一頓瘋狂拍照,恨不得翻滾在綠色草地上!如果說南方的冬天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那么北方的冬天完全就是一個聰明絕頂的老頭了([]
侯嘉侑
浮梁八卦形古城坐落保存最完整的清代五品古縣衙,曾經繁華夢,萬國求瓷茶.本帖精華及主要圖片放在帖子后面,請讀貼的朋友關注!一塊飽經歲月留存下來的磚頭也往往比拆掉重建的城郭更讓人感動,體制是文化的軀殼,游覽過后照亮的確是現在-------------輕松,浮梁縣舊縣城,自唐代以來,一直是浮梁縣治所在。浮梁自古以來一直是“望縣”,其縣署品級為五品,高出一般縣署 2級(一般縣為七品)。較高的政治地位是因為其重要的經濟地位,原由便是當地燦爛的陶瓷文化和茶文化。(中國古代的三大國際貿易為:瓷器、茶葉和絲綢。) 景區以五品古縣衙和千年紅塔為核心,濃縮了千年古縣悠久的人文歷史和燦爛的茶瓷文化,被譽為“江南第一衙”。輕松,謝謝同行的小妖拍的到此一游的留影照片,代表一行5人也謝謝好友明月提供的車輛。 城門樓高 15.6米,由城墻、主樓和角樓組成。主樓座落在8米高的城墻之上下筑券門洞 ,洞頂甚高,底闊 3米多。中部為主樓。門樓面闊5間,進深3米,重檐三滴水,歇山頂; 據稱是唐代留下的古獅雕刻,形態動態雄壯有力,動態可掬,這算是這里最老的遺存;巍峨聳立的宋代紅塔有“江西第一塔”之稱 紅塔又名西塔,“西塔夕照”為歷史上著名的昌江八景之一。記載了浮梁一千三百多年要事珍聞和浮梁作為瓷都之源的發展歷程。 全塔共七層,從地坪至復盆頂塔高37.8米。塔身皆用大型青磚實砌,每層均用青磚疊砌出外挑平臺,不設鉤欄。 紅塔反映了北宋初期塔的建筑外貌和藝術造型的時代特征,是座具有融合中國古塔特殊風格和江南建筑特色的佛塔?!?西塔夕照”為古代昌江著名風景之一,若春和景明或秋高氣爽,則有“文照勝朝暉,紫煙連霄漢”的壯觀。 紅塔的歷史淵源和典故; 現保留有頭門、儀門、衙院、大堂、二堂及三堂,基本保持了縣衙原有風貌。整座建筑布局多路,錯落有致,廊道相接渾然一體。 江西省景德鎮浮梁舊縣城始建于唐朝元和十一年(公元817年),距今有一千一百八十多年的歷史。這里已發展為以名勝古跡為特色,以歷史文化為內涵的獨特旅游區。 浮梁古城八卦形的城廓輪廓; 古縣衙的建筑具有徽派與贛派相結合的特點,最具特點的是縣署里面的楹聯,其豐富的內涵,涵蓋了封建社會地方官處事方法和原則; 唐代詩人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有詩句曾嘆:“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根據《新唐書·食物志》記載:“浮梁每歲產茶七百萬馱,稅十五萬貫”(這個數字相當于當時朝廷茶葉稅的八分之三,為全國之首)。 浮梁古縣衙景區地處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東南“金三角”,長江中游經濟區和京九鐵路經濟帶結合部中心地區; 仔細觀察會發現,這座縣衙的規制有越級之處,浮梁原本只是一個縣,按理縣官只有七品的官階,但浮梁的縣衙確是五品的規制 古縣衙,建于清朝道光年間,距今 170年,占地64495平方米(95畝) 全木質結構,徽派建筑木式結構體系; 整個設計給人的感覺是莊嚴和輕松并存,厚重與俏雅生輝,建筑藝術實為“奇妙”,同時也顯示出封建衙門特有的那種官府威嚴氣派。 體制完整,刑房,兵房,工房均具備;想想現在的公務員的數量,不得不讓人心生感慨; “帝制早廢,縣衙猶存”,“珍貴史跡,進門有益” 這里的建筑院落,充分體現了徽派建筑的四水歸一的理念; 衙署內陳列了古代官服、刑具、十八般兵器、訊杖、官轎、夾棍, 五品的縣令也許相當于現在的副省級地市級別; 根據《新唐書·食物志》記載:“浮梁每歲產茶七百萬馱,稅十五萬貫”(這個數字相當于當時朝廷茶葉稅的八分之三,為全國之首)。 議事廳,相當于現在的常委會議室;([]
許右軒
尼泊爾,我每次懷著一顆激動熱切的心而來,最終帶著一個傷痕累累的胃離開。 這次也不例外,和朋友一起,重新走了一遍珠峰南坡大本營EBC徒步路線。然后以告別的心態,閑逛了加德滿都、博卡拉。懷著對飯食的強烈厭倦,以及不適的腸胃,回到拉薩。 這已經是我第三次到尼泊爾了,還會有第四次嗎?我不知道。新鮮感已經消失,物價在上漲,或許下次,我該換一個目的地了。 還是先簡要列出一下行程:4月10-12日:北京-拉薩;4月13-15日:拉薩,等待證,閑逛;4月16-17日:拉薩-樟木-加德滿都;4月18-30日:珠峰南坡EBC徒步13天;5月01-09日:加德滿都-博卡拉閑逛;5月10-11日:加德滿都-樟木-拉薩;5月11-18日:拉薩周邊閑逛;5月19-21日:拉薩-北京。本帖計劃分為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去程:北京-拉薩-加德滿都https//bbs.8264.com/thread-778436-1-1.html第二部分:珠峰EBC徒步之上半程:Lukla-Chhukhung-EBC:漸入佳境https//bbs.8264.com/thread-778436-6-1.html第三部分:珠峰EBC徒步之下半程:EBC-Gokyo-Lukla:風雪喜馬拉雅https//bbs.8264.com/thread-778436-26-1.html第四部分:加德滿都-博卡拉:告別之旅https//bbs.8264.com/thread-778436-54-1.html第五部分:拉薩的閑暇時光https//bbs.8264.com/thread-778436-70-1.html 所帶裝備:鞋子:La Sportiva sandstone徒步鞋1雙;Teva涼鞋1雙;背包:OSPREY 小鷹38升背包1個;強氧攝影胸包1個;強氧魔怪肩帶掛包1個;強氧水壺包1個;內衣:patagonia C3排汗上衣2件,C3長褲1件;TNF短袖T恤一件;保暖層:TNF Windwall 防風抓絨1件;外衣:Marmot Driclime Jacket風衣1件;褲子:TNF快干褲、Columbia 兩截式快干褲各1條;登山杖:LEKI makalu 登山杖2支;睡袋:2011版Expedition HW UL LCW400信封睡袋1個;其它:抓絨毛線帽1頂;防曬圓邊帽1頂;頭巾1條;太陽鏡1副;徒步襪兩雙; Petzl Tikka Xp頭燈1個;水壺1個;雨披1個;瑞士軍dao1把;藥品若干;護膝1對。相機:賓得K-X單反+騰龍18-200鏡頭。 在這里先替本次徒步的幾件國產精品裝備做個宣傳。 首先是強氧的攝影胸包+魔怪掛包+水壺包,這三個包三位一體,成為我本次徒步中極有用的裝備。 攝影胸包很好地保護了我的單反相機,還可以放下我的護照、錢包、相機卡、備用電池。 掛包則放下了我的小記事本、頭燈、軍dao、手機、MP3、紙巾。 水壺包則方便地容納了我的水壺。 徒步過程中,掛包、水壺包很便捷地外掛在攝影胸包兩側,這三個包三位一體,通過攝影包的扣件組,與我的小鷹38背包相連,掛在胸前。這樣我就可以很方便地取放相機、手機、水壺。 在不需要背小鷹背包的徒步過程中,利用攝影包附帶的肩帶,這三位一體包就成為我輕便的單肩背包。 如果你沒有攝影胸包,魔怪掛包和水壺包還可以單獨掛在肩帶或者腰帶上,方便取放,成為主力背包的有力補充。 另一件裝備就是HW的2011版Expedition HW UL LCW400信封睡袋。 這個睡袋的好處是,重量輕,只有700克,但沖絨量達到了400克。壓縮后的收納體積為直徑15CM×高度27CM,比我以前使用的抓絨睡袋只稍大一點,放進我的小鷹38睡袋倉內綽綽有余。溫為0度,完全可以滿足我三季活動的使用需要。 本次徒步過程中,幾乎全程使用這條睡袋,除了有幾個夜晚因海拔高(5千米左右)加上大雪,需要加蓋毛毯之外,其它時間,完全滿足了我的保暖要求。 信封式的結構,保證了寬大的睡眠空間。使用十幾天下來,無明顯鉆絨。 個人感覺,這條睡袋很適合尼泊爾的成熟徒步路線,西藏阿里、川藏線等自駕,以及三季非惡劣條件下的戶外扎營。輕巧的重量和收納體積,輕便易攜帶,將成為我今后活動的主力睡袋。 好了,前言講完,言歸正傳,首先還是從北京-拉薩的列車講起。 第一部分:去程:北京-拉薩-加德滿都 4月10日晚上8點,我和幾個朋友一起,乘坐北京-拉薩的T27次列車,離開北京,開始了44個小時的火車之旅。這條路線已經走過多次,前半段風景乏乏,進入青海后,高原風光開始顯現。 過了唐古拉山口,經那曲往南到當雄,遠處天邊,念青唐古拉山脈雪峰連綿,濕地上牦牛成群。 12日下午抵達拉薩后,我們在平措對面的吉雪住下。同伴的證未辦理完畢,還有一個朋友要到15號才能從北京飛過來會合。于是13號到15號這三天,我們就在拉薩市內閑逛。逛拉薩,八廓街是不能不去的。圍著大昭寺一圈,滿街都是店鋪。 虔誠的信徒們燃起了柏枝,香煙彌漫。 大昭寺門前,永遠有來自各地磕長頭的信徒。 正對著大昭寺門口的酥油燈房里,一排排酥油燈長明不滅。 我們走到大昭寺后面的小巷里,走進一個院子。這里住著來自各地朝圣的信徒,很像北京的大雜院。 夜色下的布達拉宮,依舊莊嚴非凡。 清晨,我們隨著朝圣的人流,圍繞布達拉宮順時針轉圈。山腳下一圈是長長的轉經長廊,老藝人正在一絲不茍地修補轉經筒。 從任何一個角度望去,布達拉宮都有著雄偉莊嚴的身姿。 穿過正門,我們踏上臺階步梯,近距離接觸布達拉宮的高聳雄偉。 陽光照耀潔白的外墻,藍天上白云悠悠飄過。 購買門票后,我們進入到第一層院內,這里還可以拍照。從右下方的樓梯進去后,就不許再拍照了。 布達拉宮內有很多佛像、經書、壇城等可看,在此就不細說了。最吸引游客參觀的,當然還是歷代達賴的靈塔,以及布達拉宮的鎮宮之寶——帕巴拉康觀音像,據傳這尊木質觀音像從公元7世紀流傳至今,是由檀香木自然形成的菩薩造型,整尊佛像未經加工,僅是著色而成。 參觀完布達拉宮,從后門出來,眺望陽光下的拉薩市容。沿著步道,我們走下布達拉宮。 布達拉宮的北面,層層步道,湊擁著高高的宮殿。 眺望北邊的拉薩市區,依稀可見遠處山腳下的色拉寺。 16號清晨8點半,我和兩個朋友一起,乘坐拉薩——樟木的班車,出發趕往樟木。 這趟班車是每周二、四、六從拉薩出發,在火車站旁邊的柳梧客運站發車,票價296元,要當天晚上12點左右才能趕到樟木,還是比較辛苦的?,F在拉薩至加德滿都開了一趟國際大巴,但是每周只有一班,票價500多,感覺不劃算。 出發后,車沿著拉薩河一路往西,過了曲水縣后,本來應該沿著318國道,順著雅魯藏布江直奔日喀則。但是現在318國道修路,班車從曲水過江,經羊卓雍錯、江孜,至日喀則。這樣走路程比較繞一點,好處就是可以順帶觀賞一下羊湖的美景。過江之后開始爬山,回望雅魯藏布江河谷。 翻越5030米的崗巴拉山口,美得無與倫比的羊卓雍錯出現在我們面前。 羊卓雍錯,簡稱羊湖,與納木錯、瑪旁雍錯并稱西藏三大圣湖,面積678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441米。遠處天邊,是海拔7206米的寧金抗沙峰,是西藏中部四大雪山之一。 我和朋友開玩笑說,羊湖可以取一個外號,叫“哇湖”,可能你已經來過好幾次了,但是每次當你翻過崗巴拉山口,第一眼看到羊湖那魔幻般的藍色,你仍然會情不自禁地“哇”出聲來。 湖邊的小小村莊,每天面對這樣的美景,多么令人羨慕的生活。 湖面猶如藍色綢緞,微風下泛起層層波紋。 白云朵朵,映照在湖面。 湖岸彎彎,遠處雪峰連綿。 湖邊的牧羊人
《
八戒未滿十八菠蘿蜜》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或網友上傳,中外烹飪小說網只為原作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并收藏《
八戒未滿十八菠蘿蜜》最新章節。